古玩市场淘到罕见的1942年129师伤员表

时间:2013-10-20 08:57:30

    8张发黄发脆的表格上,记载了1942年反扫荡中129师160名伤病员的名字、伤病名等信息。不久前,收藏爱好者王现军在山西长治的古玩市场上发现了这份珍贵的表格。这份登记表再现了当年残酷的反扫荡战斗,其中有7名受伤战士是石家庄籍。昨天,王现军致电本报,希望刊登这些战士的名字,既是对他们的纪念,也提醒人们铭记这段历史。

    王现军是宁晋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名职工,喜欢收藏抗战史料。根据王现军提供的资料,记者注意到,这份伤病员登记表共有8张,每张纸相当于A3纸一半大小,虽然纸张已发黄发脆,但上面的字迹差不多都能辨认出来。

    王现军对这份表格做了细心的整理。这8张伤员登记表共记载了160名伤病员的信息,每张20名。包括所在部队、职级、姓名、年龄、入伍日期、籍贯、受伤发病日期和地点、受伤部位、入院出院日期、何处送来、何处送往、死亡日期、埋葬情形,其中有些战士的信息并不全面。

    登记表上,有129师、1旅、11旅、黎城独立营等名称,受伤地点则有安阳、涉县、黄花、杨家庄、东阳关等地。王现军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,他说,这些都是当年129师反扫荡的地点。1942年,八路军总部在左权麻田驻扎,129师在涉县赤岸驻扎。两地相隔只有60里。日寇对八路军总部,129师师部发动了大规模扫荡,战斗异常惨烈,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殉国。

    “登记表上的伤病员受伤时间是当年的2月到10月,6月份受伤的那几位,应该是在夏季扫荡中受的伤。这次扫荡是抗战史上最残酷的一次,史称5月大扫荡。”王现军说。

    这160名伤病员中,年龄最大的46岁,最小的只有17岁,明确标注“死亡”的有7人。伤病员中来自河北的48人,其中有7名是石家庄籍,分别来自平山、束鹿、元氏和赵县。7人中年龄最大的43岁,最小的才17岁。另外的伤病员来自山西、河南、陕西等地,还有29人籍贯未知。登记表显示,一半以上的战士因病入院,其余因为炸伤、刺伤、跌伤、贯通(注:打穿)伤等入院。
 
   不久前,王现军曾把其中两张伤员登记表送至涉县八路军129师纪念馆参展。昨天,记者联系到该纪念馆文化历史研究室副科长李美菊,她表示,王现军收藏的这份登记表,纸质与现有文物纸质相近,反映出的内容与当时的抗战情况也比较吻合,比如伤员负伤的那几个地点,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战斗。这份表格有一定的史料研究价值。

    “当年的反扫荡战争残酷而艰辛,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”王现军说,17岁的那名束鹿籍战士如果还健在,应该有80多岁了。希望人们铭记这段历史,尤其是青少年。

网友评论
发布评论(共有条评论

验证码: 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