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涉县种植中药材走出一条扶贫致富路

时间:2013-08-15 01:20:36

邯郸涉县索堡镇土后门村农民吕国平看着地里的金银花,乐呵呵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以前种粮食每亩只能收入400元,现在种上的简直就是‘金花花’,每亩收入2000多元!”

  自邯郸涉县老区种上了中药材,老乡的日子是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,也让革命老区涉县成功摘掉了“国家级贫困县”的帽子,朝着“太行药都”迈进一大步。

  打造“太行山冀南药谷”

  来过涉县老区的人,无不留恋她的美。一位老支书这样向记者感叹:“涉县浑身是宝,就是不晓得咋地挖。”是的,涉县素有“八山半水分半田”之称,指的就是全山区县,山多地少,而全县86%为农业人口,地薄人贫,靠天吃饭,脱贫成了大难题。

  “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最大效益,是我们扶贫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”涉县扶贫办主任苏米顺说。近年来,涉县组织专家长期对全县中药材资源进行调查,现已发现野生中药材达2100多种,其中常用药材300多种,道地药材100多种,均为国家中药基本药物。经过反复调研,发现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,十分适合中药材生长,再加上10万亩退耕还林地,最终决定打造“太行山冀南药谷”。

  2010年,邯郸涉县规划建立了辽城、索堡、固新、更乐、神头五个千亩种植示范基地,并出台《关于建设“吨粮田”发展特色农业的指导意见》,将中药材作为涉县发展的特色农业。2012年7月,又专门出台了《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》,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,支持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扶贫产业。

  昔日的荒地变药材园

  政策是好,但是怎么发动农民真正干起来?

  “起先村民谁也不想带头种,怕种不活,也怕卖不出去。”活水峧村支部书记索明顺说:“可谁知道,政府都给咱想好了,啥也不用咱犯愁。”

  原来,涉县扶贫不是“一刀切”,而是将扶贫资金作为杠杆,按照各村种植情况,制定了严格的评价标准:从贫困户参与率、种植规模、管理水平、班子工作、卖药收益等几个方面明确了分值,实行百分制。一类村重点扶持,并安排药材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,二类村只扶持中药材种植项目,三类村暂停扶持,以激励各村种药积极性。

  同时,为确保药材种植安全、顺利、高效、利民,涉县从技术、种植、销售、加工等方面实行“一条龙”服务。为了让农民更好学习种植技术,县扶贫办组织扶贫科技培训,向贫困村免费发放《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》。还注重典型村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。通过这几年的探索,呈现出三类发展模式:分别是以苏家庄等村为代表的合作社模式,以温庄村等村为代表的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模式,以温和村为代表的引资开发模式。先后培育了中药材种植公司,公司从种植到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。而太行山药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的落地,真正使中药材就地深加工,实现从田间到病房、由初级产品到高端产品的飞跃。

  如今,昔日的荒地变药材园,山沟沟里开出了值钱的“金花花”。山谷里的丹参、射干、桔梗、连翘等药材花开正艳、五颜六色,色彩斑斓,有时间你不妨也来此一游!

网友评论
发布评论(共有条评论

验证码: 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