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涉县村庄实现景区化 引来游人促增收

时间:2013-08-08 14:30:58

新农村建设,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支撑,无异于缘木求鱼。涉县立足山区特有自然禀赋和现实基础,着力打造了 “环境整洁、设施配套、田园风光、舒适宜居”的升级版现代农村。该县从农村实际出发,尊重农民意愿,制定出了体现村庄特色,彰显村庄自然条件、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的村庄规划,避免了千户一面、千村一面的趋同现象,把乡村建设成为无门票、开放共享的景区化乡村。这种在村级增收方面采取的“新鲜招”和“活路子”,令人耳目一新,深受启发。

    ■山间村落:特色种养招来都市客

    梯田中的苗木翠绿欲滴,一层一层环绕着山,山间种着花椒、柿子、核桃,错落有致的新民居,建设其中,共同勾勒千姿百态的乡间曲线,仿佛置身于音乐家笔下的五线谱世界……日前,几位游客闲庭信步在涉县井店镇拐里村,细细品味着整个村子的美景,尽情享受着田野般的乐趣。

    拐里村共有180户,600多口人 。村子虽小,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资源和特色产业。新农村建设以来,在市县两级的指导下,拐里村顺应地势对旧房屋进行改建,先后建设错落有致的新民居80套,完成自来水设施配套建设,对街巷全部进行硬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。

    在旧村改造的同时,村里结合生态特色,注重富民经济培育,种植花椒树、核桃树等干果业和小杂粮等特色种植业,充分利用山环水绕优势,疏通河道,垒堰筑坝,把打好“农家生态旅游牌”作为切入点,发展山水旅游、农业采摘产业,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游山玩水、写生采风。两项产业年均创收超出450万元。

    村主任王军平告诉笔者,“每到夏天来这玩乐的人很多,是山水将城里人吸引过来的,他们玩好了,我们创收了,还宣传了我们村的生态化品牌。”

    ■沿河农庄:生态农业兴起观光热

    走出井店镇,来到太行山东麓的清漳河畔,充满了绿色生态、生机勃勃的石岗村,更是让人流连忘返。在这里,涉林公路穿村而过,水资源丰富,交通便利。

    新农村建设中,石岗村采取村集体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农户筹资依规自建,滚动建设新民居,完善了配套设施。同时,该村还拓展了村庄功能,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,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,建成千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和葡萄绿色长廊等,建起了集娱乐、休闲、观光、健身于一体的玉泉湖湿地公园,使全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。2012年,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53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7832元。

    “这里风景优美,可以观光、可以避暑,还有农家乐,简直是‘人间仙境’。”一位徜徉其中的游客感叹道。

    作为国家级文明生态示范村,石岗村形成了“村前蔬菜园、村后花果山、村内配套全,坝内吨粮田、河水带发电、旅游项目全”的生态发展格局。

    ■历史名镇:文化底蕴筑造游览胜地

    河南店镇赤岸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,依托129师司令部旧址,坚持发掘资源特色、传承红色文化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“三结合”,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红色历史文化品位,展示了独特的地域风情,还塑造了广大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,有效传递文化正能量。

    来到这里,不仅有山间乡村的竹篱村树,榆槐清香,更处处传承着丰富经典的红色文明。村口的大型广场,与一二九师精神相协调的“红色文化”街、知识长廊,村里的雕塑和装饰……这些,如今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瑰宝,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欣赏独特的乡土建筑、红色文化与人文景观。

    “参观的人越多,我们的保洁任务越大,但能为游客服务、能为村民服务我很高兴!”保洁员吕银兰骄傲地说。如今的赤岸村已成为涉县旅游的“新名片”,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全村集体收入年均40余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6988元。

    此外,龙虎乡凤凰新村通过对民居建筑、设施配套、绿地游园等进行景观化设计,人文化建设,实现了村在林中、人在绿中的园林意境。固城、偏城、岭底和宋家等历史文化名村,以保护古村古居为主,进行修缮和改造,使它们成为见证历史的“活化石”。井店镇王金庄村利用山高石头多的优势,在保护好传统民居的同时,建设了别具一格的石板街、石头房……目前,全县147个村已完成了各具特色的村庄发展和建设规划,85个重点村的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已全面展开。

    “村里环境美了,别人来旅游我们还能赚钱,日子更有奔头了。”固新镇固新村张大哥说。

网友评论
发布评论(共有条评论

验证码: 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