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涉县制定了县域经济“三年倍增计划”
为实现跨越发展、赶超发展的目标,涉县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,制定了县域经济“三年倍增计划”。按照“一年打基础、两年见成效、三年实现倍增”的要求,力争到2015年底,GDP达到400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,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12年翻一番。为此,该县打出了一系列项目带动战略“组合拳”。
加快产业聚集。该县按照“有中生新、无中生有”的要求和“强支柱、接链条、增规模、育集群”的理念,立足现有产业基础,重点发展钢铁、煤化工、新能源、装备制造、现代医药、效益旅游等10大产业。每个产业都制定了路径图,确定了产业链支撑项目,促进产业向高端、高质、高附加值发展。按照“项目集中、产业集聚、土地集约”的原则,进一步整合现有园区,优化产业布局,重点发展和培育“三区七园”,即涉县经济开发区、装备及精密铸造区、精钢工业区;新能源产业园、生物制药园、高科技硅镁园、新型建材产业园、新型煤化工产业园、小建材整合园、煤炭整合物流园,以园区育产业、聚产业,实现效益倍增。
坚持全民招商。该县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健全完善招商对接、推进服务、落地保障等保障机制,成立招商引资认证和奖励委员会,形成较为完备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。坚持“逼官招商、全民引资、专群结合、提高实效”的原则,将招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级各部门,严格考核奖惩,调动广大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。先后参加5·18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邯郸·长三角地区名企对接会,到河南舞钢、上海、山东、辽宁等地对接客商、洽谈项目,与华北制药、新奥集团、金隅集团、四川汽车工业、嘉华实业、东投能源等企业进行对接洽谈。5月份以来,全县共新洽谈投资45亿元的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、投资40多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、投资40亿元的海泰女娲影视城等28个新兴产业项目,总投资达338亿元,目前已有11个项目完成签约,12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。
打造最佳环境。继续实行好部门首席代表负责制、一章办结制,推行“同城通办”和“一窗通办”、“绿色通道”等服务模式。每名县级领导至少分包1个重大项目,从项目洽谈、签约到开工建设,直至项目建成投产,一包到底。坚持“政府零收益”,在土地、资金等各方面为项目的引进落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。年内新引进的投资12.8亿元的西林公司150万吨超细碳酸钙项目,从项目洽谈、完成选址到平整场地,仅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;投资1.8亿元的香港中兴公司制粉厂项目,从洽谈到开工建设仅用了半个多月。